她用點滴言行詮釋傳統美德
柔肩挑起千鈞擔 志愿服務顯真情
金山網訊 9月3日一早,尤鎖美燒好開水,將馓子放在桌上,這是為母親準備的午飯。出門時,她還大聲關照年逾九旬的公公,天變涼了加件衣服。她當天要去七八里外的龍崗自然村做志愿服務,“昨天我上醫院,頸椎錯位,醫生要求休息兩天??尚睦锏胗浿先藗?,他們該理發、剪指甲了,涼席也要洗曬收起來了。”
尤鎖美是句容市茅山鎮永興村村民。32年來,她以柔弱的肩膀扛起多難的家庭,侍奉身有殘疾的母親、關心先天聾啞的弟弟、照顧年邁體衰的公公、幫助智力障礙的夫兄。她心懷感恩,以愛回報愛,加入助老志愿服務隊,風雨無阻照料老人。她用自己點滴言行,詮釋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,譜寫了一曲動人的睦鄰之歌。日前,在鎮江市2022年第二季度“鎮江好人”(大愛之星)評選中,她入選“孝老愛親”類“鎮江好人”。
尤鎖美1972年出生于茅山上袁自然村。父母都殘疾,弟弟先天性聾啞。出嫁后,她每周都會回娘家看望親人。2019年,父親離世,她把母親接到自己家里。為給母親增加營養,她想方設法變換做菜口味,悉心照料從不言苦。老人比剛來時精神氣色好多了,鄰居們對尤鎖美的孝心贊不絕口。尤鎖美說:“她養我小,我養她老。是我應該做的。”
自1990年嫁到永興村,尤鎖美便與丈夫共同撐起這個家。婆婆早年去世,夫兄因智力障礙,終身未娶,不能出去打工,只能在家做做零活?,F在,公公、夫兄和老母親都與她住在一起;兒子和兒媳常年在北京打工,照顧孫女的重任也落在她的身上。在她的辛勤操持下,一家人生活起居安排得妥妥帖帖,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。
面對生活中的困難,尤鎖美從不言退。2019年,公公肺氣腫發作住院,一個星期下不了床。她全天候護理,為老人喂藥、喂飯,替老人洗臉洗腳、擦背,直到老人出院。老人的病友紛紛豎起大拇指,醫護人員投來贊許的目光。她的公公滿是自豪:“這個孝順兒媳婦如同親閨女。”同年,丈夫在北京打工出了車禍,不得不回來養傷??粗箲]的丈夫,尤鎖美安慰說:“你什么心都不要操,家里的活我一個人做得了。你安心養病、早日康復,才是最要緊的事。”
尤鎖美愛小家,也愛大家。2020年,為弘揚尊老、愛老、敬老的傳統美德,永興村聯合茅山鎮民政部門組織了一支由村婦女組成的“巾幗助老志愿服務隊”,尤鎖美第一時間報名加入。尤鎖美負責80多位老人,她每月堅持入戶探訪和幫助服務一次。此外,她還牽掛著村里幾名五保戶,每月要去好幾次。一次志愿服務要滿100分鐘,項目有量血壓、洗衣、理發、打掃衛生、做飯、剪指甲等。為此,尤鎖美特地讓兒子從北京買了指甲刀套裝,并學會了理發。“做志愿服務也有訣竅,先到哪家后到哪家,在哪個時間點上門,老人需要什么服務,必須心中有數。”尤鎖美說。她有個本子,詳細記下這80多位老人的情況。夏天,老人們起得早,她5點鐘就出門,可以多去幾家。冬天,老人們起床遲,等天大亮了再去。遇見老人不開心,她與老人聊天,說說笑話,打開老人的心結。兩年多來,她把這些老人當作自己的父母,老人們也把她視為親生女兒。“每月1日,我最開心。鎖美要來幫我理發、打掃屋子。如果她那天沒來,我心里很失落,會擔心她。這孩子貼心、暖心,最懂老人們的心。”龍崗自然村85歲的王后友老人時常念叨著她。
由于經年累月勞作,尤鎖美的身體日漸變差,頸椎錯位、腰椎間盤突出不時折磨她。親友和鄰居勸她退出志愿服務隊,她堅決不肯:“小時候,村里有人外出回來,總會帶禮物來看望我父母。這些年每逢過節,村里都上門看望,帶來慰問金。我一直感受著社會的溫暖。我做志愿,是獻出一份愛、回報一份情。只要身體允許,我會堅持做下去。”(滕慶海 張鳳春 劉亞)
責任編輯:鄧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