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先行,鎮江旅游發展的“突破口”
譚浩?。郝糜问且环N文化,說到底就是一次文化旅行,穿行于歷史文化的生命之中,游走于現實文化的感悟之中,暢想于未來文化的虛擬之中。哪怕是目不識丁的游客,聽著講解員的解說,也會興致很濃。聽講是一種文化,欣賞是一種文化,品嘗也是一種文化,燒香拜佛同樣是一種文化。
文化與旅游,就是水與魚的關系,把文化的水攪活,旅游的魚才能活。對鎮江來說,旅游就是文化,讓文化先行,顯得更為重要,也更貼切、更符合鎮江的旅游實際。
鎮江的旅游業歷來是和文化緊密相連的。但是,相連不代表融合,不代表息息相通,不代表文化已經成為旅游的基礎力量。鎮江具有3000多年歷史,鎮江的歷史文化很多、精彩詩篇很多、人文故事很多、重要事件很多、英雄人物很多、神話傳說很多,但是,卻大多散落在各個小景點,并沒有通過文化挖掘,使其成為一個個獨立的景點、獨立的文化現象,從而讓鎮江的這些故事、傳說、歷史、文化等,能夠釋放出更大的能量。譬如梁紅玉擊鼓戰金山,沒有這樣的場景,也沒有這樣的影視劇。法海這個正面人物,卻始終被兩條蛇壓在身下,如果拍一部能夠為法海正名的影片,或許,金山的神話就會更加動人。焦山古炮臺,除了維修就是維修,種種動人故事呢?何時能夠展現到舞臺之上、屏幕之中?和鎮江相關的11篇詩作被收錄課本,可是,知道鎮江的有多少人?我們在這方面的挖掘和提煉是遠遠不夠的。
鎮江不是沒有旅游資源,把旅游置于文化之中,才能找到突破口。第一個突破口,就是景點文化整合,可以先將西津渡與三山整合。西津渡不能有渡沒水,三山不能有水無渡。將西津渡的文化挖掘與三山文化挖掘緊密結合起來。譬如“天下第一泉”,就不能讓它無聲無息。“一片冰心在玉壺”,也不能總躲在古人的詩詞里。第二個突破口,就是詩詞文化挖掘,至少要有一個鎮江詩詞文化展廳吧。第三個突破口,人文故事、傳說內涵拓展和延伸。第四個突破口,傳播氛圍營造,拍一部《法?!返墓适缕?,或者抗英的歷史片,眼下也是最佳時機。第五個突破口,合力挖掘南山文化,使其成為鎮江旅游的最亮點。(笪偉 整理)
請掃描二維碼,在線填寫“我為鎮江旅游獻良策”活動征集表。
責任編輯:鄧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