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電力救援”助農抗旱保灌
已出動抗旱排澇保電人員860人次
金山網訊 丹徒區寶堰鎮地處丘陵地帶,是鎮江農業大鎮,擁有超過3萬畝農田。8月15日中午,寶堰鎮南宮村莊巷自然村農戶李懷洪承包的500畝水稻田源源不斷流進了“解渴”的灌溉水。
當下正是水稻種植季,李懷洪介紹,水稻7月下種、10月底收割,起初一周灌溉一次,往后半個月灌溉一次。以往夏季通過距離稻田僅100米的洛陽排澇站一臺36千瓦的三相異步電動機,將洛陽河水抽至稻田灌溉。今年受高溫影響,而且20多天不下雨,洛陽河已經干涸。
8月13日,李懷洪無奈下向寶堰鎮水利站求援。經現場查勘,水利站負責人陳紅星認為,可以從距離稻田1公里的當地水量最大的勝利河挖溝渠,安裝3臺25千瓦潛水泵將水抽至洛陽河,再灌溉至稻田。
方案有了,抽水用電是個麻煩事。陳紅星與鎮江寶堰供電所所長岳平取得了聯系。岳平立即帶領工作人員實地勘察,現場制定抗旱保灌方案。“要新立電桿6根,架設線路1500米,通過接入10千伏鄧巷187線400伏楊巷村西變壓器配電柜內進行供電。正常情況,這些工程量需要3天時間完成,而且持續高溫天,工期有可能還會延后。”岳平決定特事特辦,并迅速安排部署,“將常規6名施工人員增加到12名,錯峰施工,清晨5點到上午10點,下午3點開始到晚上9點,晚上提前挖桿洞,白天豎電桿、架線,備齊吊機、挖掘機、照明設施及施工材料。”
電桿、導線等器材表面溫度高,容易燙手,工作人員只能佩戴雙層手套施工,即便是清晨或晚上,手套內溫度也超過了40℃。8月15日一早,隨著三臺潛水泵5小時運轉,李懷洪的煩心事解決了。
鎮江三新供電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趙喜介紹,針對抗旱灌溉難題,鎮江一市三縣42家供電所對抗旱保電線路及灌溉排澇站抽水電機、漏電保護器等設備開展“地毯式”排查,并深入了解農戶灌溉用電需求,為抗旱抽水農戶開通“綠色通道”,簡化報裝程序,及時將電表裝到田間。“目前我們出動了抗旱排澇保電人員860人次,協助農戶整改低壓用電隱患62處,確保農業灌溉安全可靠用電。”(蔡穎 朱婕)
責任編輯:龔逍遙